本报讯 (蒙红)近日,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志愿者、85后交警小杨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自治区第10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小杨生于1989年,是交通管理大队的一名交警,平时工作积极努力,忠诚敬业,勇于担当。无论寒冬酷暑,他始终坚守岗位,守护着群众的出行安全。
鼠疫防控期间,小杨接到执勤任务,在工作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中整整坚守了一个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不分昼夜战斗在第一线,严守岗位,履职尽责。
铁面无私、严格执法的小杨怀有一颗仁爱无私善良的心。回忆起2012年穿上红马甲成为红十字志愿者的情景,小杨历历在目,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时,他经常接触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材料,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最有效的途径后,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2020年7月,小杨接到当地红十字会通知,与一名白血病患者低分辨分型相合,他当即表示愿意向这位素昧平生的患者伸出援手。
得到家人同意后,他在同意书上签下名字。11月初,小杨在妻子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采集室,为捐献做准备。他说:“从入库到现在已有7年,这是我的幸运,也是我和患者之间奇妙的缘分。虽然我与患者相隔千里,素不相识,但是我会尽最大努力去救她,希望她早日康复。”
捐献过程中,小杨的妻子、医护人员以及志愿者一直陪在他身旁。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机关党委书记陈立本前来慰问,高度赞扬了小杨的无私善举,并代表自治区红十字会为他颁发了捐献荣誉证书和慰问金。
捐献室内,志愿者为大家读了患者写来的感谢信:“尊敬的好心人您好,我是患者的丈夫,当我提笔给您写信时,我们全家都百感交集,感激万分。本来我们是贫困户,若不是因为您的真诚相助,我妻子不可能实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您的无私奉献给了她光明和第二次生命,在此衷心谢谢您,是您的善举延续了妻子的生命……”
小杨说:“我是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是我的天职。我决定把这笔慰问金转赠给她,希望她早日战胜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