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面 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打印本页
当前版面:A3
下一版:A4 上一版:A2

加强品牌建设 提升服务能力

2023/3/3 12:48:12

■  浙红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红十字会按照“平灾结合、专兼结合、一专多能”要求,着眼专业化、品牌化和规范化,加强队伍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充分融入社会治理体系,让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

整合社会资源,建好队伍

一是依托专业力量建队伍。救援队主要依托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组建,吸收公安、司法、教育等系统具有心理学背景的社会志愿者共同组成,现有正式队员67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队员63名。

二是坚持党建引领强队伍。立足“围绕服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专门成立救援队党小组,开展每季一次的主题党日活动及每月一次的政治理论学习,强化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强化“思想立队、政治建队”,教育引导救援队员始终牢记队伍的“红色属性”,传承和树牢“红色基因”。

三是动员社会力量扩队伍。2014年5月组建湖州红十字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招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工师等志愿者523名,作为救援队的补充和后续力量。同时,由市红十字会作为业务主管单位,救援队骨干在民政注册成立湖州市社会心理学会,为救援队吸收新队员提供了孵化平台。

突出品牌建设,用好队伍

一是围绕公众心理健康需求,打造“点亮心晴”服务品牌。2014年5月,开通湖州红十字心理健康热线和网站,策划实施点亮心“晴”——红十字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获2020年湖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二是围绕罪犯心理矫治,打造“监地合作”服务品牌。救援队与省内9所监狱开展合作,实施服刑人员“回归社会”赋能计划,研发“八周正念”等预防犯罪项目,取得了两项司法部和科技部重大研究成果,为全国提供了可推广复制的心理矫治模式。同时,策划开展“爱在角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项目,获2021年湖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赛银奖。

三是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打造“南太湖心航”服务品牌。2020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湖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行动方案》,中国红十字(浙江)心理救援队主动承担,构建起热线中心-咨询中心-诊疗中心全程闭环式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链。该项目先后荣获省、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优化保障措施,管好队伍

一是注重培训演练提技能。2014年以来,救援队每年承办国家、省级红十字心理救援培训或演练任务,推出心理救援桌面推演、灾后心理救援实操演练、心理危机干预等精品课程。发起成立湖州市社会心理学会,每年开展学术研讨活动,针对青少年、老年人、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作深度探讨和交流。

二是注重经费保障促运行。每年投入16万元工作经费,鼓励支持救援队及志愿服务队参与政府公益项目创投及承接各部门心理健康服务。同时,在腾讯公益平台发起“为生命救援赋能”筹资项目,先后获得近130万元的资金支持。

三是注重宣传激励树典型。大力选树心理援助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先进评选活动。中国红十字(浙江)心理救援队、湖州红十字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分别荣评“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1名队员荣获“浙江好人”,3名队员荣获“湖州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