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莉莉
江西省红十字会作为全国文明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紧扣总会生命教育决策部署、省委全面建设“六个江西”目标任务,凝聚人道力量、践行人道初心,不断深化红十字文明实践品牌创建,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为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健康江西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擦亮“红十字‘救’在身边”品牌
江西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念,大力推进“幸福江西”建设,将省红十字会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纳入全省51件民生实事之一,使“红十字‘救’在身边”品牌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建好示范点。提升南昌发展首位度,充分彰显省会城市担当,南昌市红十字会率先举行百台AED投放启动仪式,首批AED主要投放在地铁沿线站点,实现地铁1号线所有站点和2、3、4号线换乘站的全覆盖。全年筹措162台AED,投放至群众相对集中、人流密集的旅游景区、政务服务大厅、学校、会议中心等公共场所。
连接生命线。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各级红十字会双轮驱动推动AED投放民生实事的落实。一方面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购买AED,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社会支持,通过接收捐赠资金采购或接受AED实物方式,推动各地AED投放公益事业。目前,全省红十字会实际投放AED828台,超额完成500台年度任务的65.6%,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贡献红十字力量。
扩大覆盖面。研究制定《江西省红十字生命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深入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农村开展应急救护工作,推动全省启用救护员教学大纲,开展CPR+AED培训。全省培训救护员12.76万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105万余人次。
点亮“红十字爱心相‘髓’”品牌
近年来,江西省红十字会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响,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三个“零的突破”。
实现首对夫妻捐献。捐献志愿者李慧与爱人陈祥龙成为江西首对、全国第6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夫妻,并直播捐献全过程,为174万网民在线科普。
实现省内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夏晓雯成为全省首例本省采集的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结束了江西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须在外省完成采集工作的历史。
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服务信息化。依托江西省赣服通平台,不断推进造血干细胞捐献信息化服务,首次将全省230余位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及7万余志愿者信息录入赣服通平台,加大信息公开透明度和公众引导力度。
响亮“红十字莲丝信使”品牌
江西省红十字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助力精神文明建设。
文明云上祭扫。清明期间,以“生命的意义”为主题举行捐献缅怀纪念活动,推出“三行家书寄哀思”“云上缅怀专题网站”等特色活动,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开展线上线下缅怀活动60余次,40余万人参加云祭扫。
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以“莲丝信使——麦浪计划”子项目为抓手,深耕捐献志愿服务月,联合江西省财经大学利用“六一”、端午、周末时间赴南昌、鹰潭、赣州市等地开展走进校园、走访慰问、宣传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推进“莲丝信使”品牌打造。
促进绿色殡葬改革。持续推进全省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建设,加强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实现设区市遗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园全覆盖,全省已建成县级以上纪念园14个,有力促进移风易俗和殡葬改革。
闪亮“‘江小红’爱在身边”品牌
江西省红十字会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江小红”作为形象代表人,成为红十字会为群众办实事的闪亮名片。
“江小红”与爱同行。以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模范机关为契机,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和“将心比心、终端检验”专项活动,制定江西省红十字会处长(主任)办事流程“大体验”工作安排表,确定体验内容8项,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江小红”和乡村振兴。省红十字会、省乡村振兴局、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工商业联合会联合印发《关于举办江西乡村振兴公益“100+”三年行动项目大赛的通知》,评选出一批精品、优品、良品项目。
“江小红”教你防溺水。联合江西省公安厅、江西广播电视台开展“水美家安——全民防溺水”暨“一家一个救生圈”联合演练宣教活动并进行现场直播,取得193万网友观看。目前,已通过救生圈设备成功挽救溺水者案例6起,实现溺水宣教防范和溺水救援成果的转换。
做亮“红十字养老服务”品牌
持续打造红十字健康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探索形成“人才培训+志愿服务”的“江西模式”。
队伍建设一体化。全省培训养老护理员1277人,普及养老救护知识3.84万余人次。建成乡镇(村)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小组64支,全省各级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792次,受益人数达27.5万人次。
志愿服务常态化。持续推广“爱与陪伴”“爱在始终”安宁疗护志愿服务,指导11个地市红十字会依托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为高龄空巢、失能失智老年人开展健康指导、救助慰问、疏导抚慰等志愿服务。
项目带动精准化。指导设区市申报30个以失能失智、高龄空巢困难老人为服务对象的志愿服务项目。结合老年群体实际需求,募集社会爱心资金,创立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基金等助老专项基金,建立养老服务基地,开展“空巢不空心”“老有所依”等项目,受到群众好评。